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介绍
 
骨干人才周莹荃
2021-01-04 来源: 点击:3021

微信图片_20201218143023.jpg

       周莹荃,女,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为兰州市肺科医院(甘肃省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临床第三党支部书记。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系,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兰州市肺科医院感染科工作,多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在医疗卫生岗位上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200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兰州市肺科医院工作,在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以“医者仁术”为信条指引我的从医生涯,兢兢业业为患者服务。2004年,我顺利通过了党组织的考核,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2013年7月被评为兰州市卫生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激励我更要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业务上,我不断学习先进知识。2009年至香港卫生署、2012年至北京佑安医院艾滋病培训基地进修学习艾滋病等慢性传染病系统知识,2015年再次至北京佑安医院皮肤性病科学习常见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的诊疗,更新专业知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使得自己医学思维进一步完善,在临床工作中,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在临床工作中,我认真诊疗。自任现职以来,共计诊疗门诊患者约10000余人次/年,住院病人2500余人次,多为难治性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及各类季节性传染病等疾病,多数患者好转或治愈。我常常从病情出发,选择有效药物,并尽量避免昂贵药品使用,在患者总体治疗费用及疗效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得到广泛的社会效益,并得到患者和同事认同。2008年在手足口病疫情到来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配合厅、局、院党委的指示,共参与治疗门诊“手足口病”患者数千人,收住院患儿数百人(重症3人),均治愈出院。在抢救重症患儿的工作中,从未表露任何恐惧、厌恶之情,工作不计时限,在全院各级领导和同事的积极帮助下,发扬大无畏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终于以较高的医疗质量完成了使命,成功的使3位患儿脱离了生命危险。为今后的诊疗及重症抢救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能够较早的开展业务学习,参加了多次演练,以期尽快掌握并熟悉该病的诊疗; 8月份疫情暴发以来,同科室人员全力以赴,不顾个人安危,收治了甘肃省首例患者及首例重症患者,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了及时的积极抢救,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门诊共参与诊治发热患者1000余名,住院患者50余名,均已治愈。圆满的完成了院党委交给的任务。

       2019年12月30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兰州市肺科医院作为甘肃省定点救治医院,我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按照医院统一部署,组织带领年轻的感染科队伍紧急行动,完成对病房的消毒整理、物资储备、患者分流等工作,确保了医疗安全。

       作为隔离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第一批11名党员进入隔离病房开展诊疗工作,确诊了甘肃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在接到境外输入病例集中至肺科医院留观隔离的任务后,又毅然向院领导请愿继续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连续奋战40多个日夜,先后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五及第六共四个梯队的救治工作。她带头日夜坚守工作岗位,把关工作流程,调整人员配备;为平复医护人员心理,她安排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面对不理解的患者及家属,她设身处地体谅他们的恐惧和痛苦,耐心沟通。

       在疫情来临之时,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记“疫情就是命令,病房就是战场,防控就是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攻坚克难、不怕牺牲,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给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目前所在科室感染科是全省艾滋病定点治疗中心,至今已有长期门诊艾滋病人/感染者约2000余名,负责艾滋病人的治疗、用药指导、长期随访及心理干预等工作,同时负责艾滋病随访、治疗数据的网络直报,多次受到国家疾控及省、市疾控的表扬;参与开展集体心理咨询、关爱及反歧视活动数十余场,多次被省、市电视台及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从医十余年,深体患者之艰辛。自2007年开始接诊艾滋病人以来,发现艾滋病患者较普通疾病患者更为苦痛,故常在诊疗之余,多与其谈疾病、论方案、聊生活,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公之以众,方便随时咨询,以期减轻其患者的身心痛苦。为更好的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008年成立了甘肃省首个面对艾滋病患者的非政府组织“爱心家园”,先后申请了第五轮全球艾滋病基金项目及2010-2020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甘肃省社区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并被评为2013、2019年优秀社区组织。2009年与“世界宣明会”合作开创“甘肃省艾滋病转介与治疗模式”,通过与各级疾控中心的合作,完成疾控中心-肺科医院-当地治疗中心的转介模式。2012年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协助建立了甘肃省首个“艾滋病管理体系”,包括门诊咨询检测、患者诊疗计划管理、长期随访者门诊病历管理、患者档案管理、保密程序等一系列的措施,形成了专门的医疗与护理小组,诊治了本省大部分患者;将心理辅导和疾病治疗相结合,帮助感染者成立了甘肃省首家感染者互帮组织“携手同行”小组,开创了由感染者转介感染者的这一全新的转介模式,将心理辅导和疾病治疗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下乡支农工作是一项惠及万民的工程,我积极响应甘肃省卫健委号召,并于2017-2018年在兰州市红古区人民医院支农一年,培训当地医生,完善病历管理,提升医疗质量,获得广泛好评,年终获得优秀考评,并被甘肃省卫健委授予“甘肃省万名医师支农优秀医师”荣誉称号。

       自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

       一、学术任职:2017年12月任甘肃省艾滋病质控中心秘书;2019年12月被聘为甘肃省医师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2020年11月被聘为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与机会性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2020年12月提名甘肃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副会长。

       二、荣誉奖项:2013年7月获兰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7月荣获甘肃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8年4月或甘肃省万名医师支农优秀医师称号。2019年8月获甘肃省优秀医师,2020年1月获兰州市肺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2月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因表现突出被兰州市通报表扬及嘉奖,所在集体被记功奖励,2020年11月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三八红旗手,2020年11月入选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优秀青年人才。2020年12月荣获2020年全省先进工作者,

       三、科研立项、参与课题

       参与国家级课题项目3项,参研省、市级课题6项,合作课题1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数篇,荣获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颁发的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项目优秀实施单位。

       四、团队建设:

       2018年协助成立甘肃省“艾滋病诊疗小组”,规范了我省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的治疗,同时对地市级、县级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规范化培训,获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依托省结核病、艾滋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于2018、2019年对全省结核病、艾滋病定点医院的临床医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对全省13个地市州级定点医院及18家县级医院督导考核,并连续三年召开省结核病、艾滋病质控中心年会,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参与建立全省结核病、艾滋病双向转诊机制,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开辟绿色通道,节约患者就医时间,对下级医疗机构的艾滋病及结核病住院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并给予指导。

 

 
 
 
 
版权所有:兰州市肺科医院(甘肃省传染病医院、甘肃省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联系电话:0931-8321447  联系地址:兰州市北滨河中路968号
Copyright © 2014 www.lzsfk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4001083号-1